《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没有规定交通事故赔偿期限,但是规定了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诉讼时效。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方则为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受害人的损失,肇事方不赔偿的,受害人年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应当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关于调解交通事故赔偿期限有多久的问题,下面由大庆律师为您详细解答。
一、调解交通事故赔偿期限有多久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没有规定交通事故赔偿期限,但是规定了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诉讼时效。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方则为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受害人的损失,肇事方不赔偿的,受害人年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应当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哪些情形交通事故调解停止
发生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主持调解,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主持的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不是解决事故纠纷的必经程序。如果发生如下情形则调解终止:
1、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当事人在调解申请中对检验、鉴定或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调解;
3、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或调解过程中放弃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终结调解。
最后,作为赔偿义务人的车主来说,一般调解后会面临保险公司理赔的问题,因此在调解时不要忘记向赔偿权利人索要相关医疗、交通、修车票据、单证、收款凭证等。如果选择调解,同时也要做好对方调解后反悔诉讼的准备。因为交警的事故赔偿调解不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