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黑龙江陈山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大庆律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常见法律问题解答

关于脱离共同犯罪关系者的处罚

2021-12-16 10:15:03

对于脱离后其他犯罪者实施的犯罪行为,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脱离者不承担共犯责任,这与共犯处罚的根据密切相关。关于共犯处罚的根据,理论上有责任共犯说、行为价值惹起说、惹起说等不同观点。虽然观点聚讼,但在对待脱离者的刑事责任上,则无论根据哪一种理论,都可以得出脱离者不对他的犯罪行为负共犯责任的结论。如惹起说认为共犯之所以处罚是因为与共犯者共同惹起犯罪结果。

根据这一理论,在共犯关系脱离的情况下,脱离者不仅与其他共犯者解除了意思联络,而且给予他人实行犯罪的效果予以消除。因此与正犯惹起的犯罪结果就不存在因果关系,从而也不对其承担共犯责任。

对于脱离者脱离前的行为,从司法实践与有关国家的刑法规定来看,一般也是免予处罚的。这有理论上的依据和刑事政策上的考虑。从理论上来说,脱离者的行为是着手前的预备或阴谋行为,对法益的侵害并无实质的危险,同时脱离者又系自动放弃犯意,主观恶性较小。

大庆律师事务所

大庆律师事务所带您了解根据犯罪构成理论的要求,对于情节显著轻微的,不应作为犯罪处理;对于构成犯罪的,也应当从轻处罚。从刑事政策上来说,这样处理无疑是给犯罪者“架设后退的金桥”(李斯特语),对于鼓励犯人改过自新,瓦解、分化和打击犯罪组织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并不是说脱离者可以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笔者认为,结合具体案情,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给予适当的处罚:

(1)预备行为构成犯罪的。如甲、乙为了抢劫成功,事先各自购买了枪支。但在实施抢劫前,甲因惧怕而放弃犯意,并没有参加抢劫。甲的行为构成非法买卖枪支罪。

(2)共谋实行重大的犯罪活动,并进行了预备活动。如共谋抢劫国家金融机关、爆炸国家重要设施、部门等。是否属于“重大”的犯罪,应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使用的犯罪方法等。

(3)为阻止他人实行犯罪做出了诚挚的努力,但并没有真正阻止他人实行犯罪者。如被教唆者虽然答应放弃犯意,但是仍然实施了教唆的犯罪的。须注意的是,即使是应追究以上行为的刑事责任,也应从轻处理。即将共犯者的脱离作为从轻处理的情节,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标签

上一篇:共同受贿犯罪的法律依据2021-11-16
下一篇:解读网络共同犯罪含义2021-12-22

近期浏览:

大庆市律师事务所

 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13304590183(陈山主任电话)
电话:0459-08982183
邮箱:13304590183@163.COM
地址: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包园A1-2-5-403室
Copyright © 黑龙江陈山律师事务所
黑ICP备19001836号-6 主要从事大庆律师,大庆市律师事务所,大庆刑事辩护律师, 欢迎来电咨询!
技术支持:巨耀网络
主营区域: 大庆 黑龙江 哈尔滨 齐齐哈尔 牡丹江 佳木斯